不知不覺,到新公司報到已經兩個月了。也許是現階段公司飛機還沒進來,尚未進入真正的營運階段,現在的工作多半是為了民航局的種種考核、以及因應未來「可能發生的情況」所做的模擬以及前置作業,就目前而言,似乎還沒有在一家航空公司內工作的真實感覺。短短幾個月來生活轉變很大,從家裡旁邊綠色大樓上班、變成遠在內湖壯觀的氣派總公司,又 轉調到機場附近的辦公室,從三五分鐘走路上班變成一個半小時的公車通勤,再變成半小時開車上下班。同時心態上,也有很大的轉變。
以往在船公司的生活,是看著電腦螢幕,對著全世界發號施令。但說實在的,兩年下來遇過再多的鳥事、開過再多的會、出過差見過許多情況或是跟許多不同領域的前輩請益過,然而對於航運的現場作業流程、或是整個貨櫃航運體系的運作方式還是一知半解,很多概念對我來說是抽象的。理論跟實務永遠存在巨大落差,然而坐在辦公室內剛觸碰航運的菜逼,卻要負責指導資歷二三十年的前線人員該怎麼做,這也怪不得許多外派後的學長姐,第一次接觸到前線工作會對於現實這麼的受挫。
兩年來,我成長許多也學到許多寶貴的經驗與知識,但對於前述空洞的情況,還是覺得有點遺憾。
到了航空公司,才知道空運各單位各職位的職涯模式,都是要從前線作業單位扎實的學起做起,以貨運來說,就時常有機會需要在第一線接觸並督導倉棧現場以及機坪作業的大哥們,確保這些貨物順利的登機下機,看電腦的時間減少了,看現場作業的時間增加了。也因為是一線工作的關係,服裝也從管理類商務人士,換成了一身整齊劃一的制服。從辦公室走出來,來到倉棧巡倉、來到機邊巡機;從在會議室跟其他單位商談可能改變整個公司亞洲區佈局的策略,變成跟倉棧或機邊大哥討論航貨怎麼排怎麼裝機、哪些貨走哪些留,乍聽之下像是降了級,然而就實務方面來說,這些見聞與經驗對於未來回到那個管理類商務人士的位子而言,或許更為重要。
從管人變成被管,說真的還是有點漚氣。
「凡事都應腳踏實地的從頭做起,在航空業來說,我仍然是個新鮮人。」我總是會在心頭那股嘔氣浮現時,這麼告訴自己。偶爾聽到同事間談論,做一個運務位子,好像位階少了人一等,似乎連跟訂位的比都差了一階,別人對你講話都像是在命令一樣。聽到這些的時候心裡往往會浮現過往那個發號施令釘下面的人的情景,文件訂位這種芝麻小事哪輪得到我們操心,當然都有專人幫你打理得好好的,要什麼資料一通電話一封信就搞定,心情不好還可以叫人交報告或是大熱天叫出去實地random check或weekly audit之類的。那曾經看起來好像風光個七八百倍的,也就成了今天這七八百倍的漚氣。
漚氣什麼的,情緒而已。從頭開始練,不是有更多升等的空間嗎?心態上也許這也是人生重要的課題,不管過去的你是怎麼樣呼風喚雨,到了新的環境新的領域,一樣是個Lv1的菜逼,放下過去然後著眼於眼前的成長機會,似乎才是現階段最重要的事。